下午3点50分,陶然亭街道龙泉胡同北口,66岁的杜恩峰准时出现在“岗位”上。她熟练穿上红色马甲,拿起交通引导牌富途证券,开始了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——护送放学的孩子们安全通过斑马线。作为龙泉社区“胡同斑马线老党员先锋队”的队长,杜恩峰和队友们用八年如一日的坚守,在这条最窄处仅1.4米的胡同里,为上千名师生筑起了一道移动的安全屏障。
挺身纾困:一支特殊队伍的诞生
2015年,刚从纺织行业退休的杜恩峰加入了龙泉社区志愿服务队。“虽然退休了,但总觉得还能再做点什么。”她没想到,这个决定让她与这条胡同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龙泉胡同全长虽不足400米,却连接着陶然亭小学、育才中学(龙泉校区)和一所幼儿园,每天有上千名师生在此通行。过去,这里每到放学时段就乱成一团:电动车与行人抢道,快递车见缝插针,家长找孩子的呼喊声此起彼伏。
“最严重的时候,整条胡同被堵得水泄不通,安全隐患特别大。”杜恩峰回忆道。2017年,当时已经81岁的老党员李常璞率先站了出来。这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联合社区、学校共同商讨解决方案富途证券,经过多方协调,“胡同斑马线老党员先锋队”应运而生。
2020年,杜恩峰接任老党员先锋队队长,扛起了这支队伍的大旗。八年来,先锋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30人,平均年龄67岁。如今已89岁高龄的李常璞依然坚持每天到岗,成为队伍里最年长的志愿者。“这已经成了生活习惯。”他常常这样说。
精准护航:推出“社校共建”模式
“我们和学校建立了联动机制,每天都会及时沟通。”杜恩峰说。遇到家长会、学校活动等特殊情况,先锋队会提前增派人手,并灵活调整执勤时间,确保服务不间断。目前,先锋队推出的“社校共建 平安相伴”模式已成为品牌。
每天放学时段,6名队员分守胡同北口和东北口富途证券,用自创的“四步工作法”疏导交通:观察车流、挥牌警示、列队引导、全程护送。队员们手持特制引导牌,将孩子们护在队伍中间,形成移动的“人形斑马线”。
“孩子们上学一天,我们的服务就坚持一天。”这是杜恩峰常挂在嘴边的话。盛夏时节,胡同里热浪滚滚,队员们的衣服常被汗水浸透;寒冬腊月,他们提前到岗清扫积雪,为孩子们开辟安全通道。孩子们一声声“奶奶好!”“爷爷辛苦了!”的问候,对于队员们来说,便是最珍贵的回报。“看着一届届学生毕业,有些孩子回来时还能认出我们,那种成就感无法形容。”杜恩峰动情地说。
余热生辉:永葆先锋本色
八年来,这支队伍守护的区域从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,赢得了师生、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。2023年,他们荣获西城区“红墙先锋”品牌队伍称号;今年,又获评“北京市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”荣誉称号。
“胡同斑马线老党员先锋队”不仅是护学岗,还是社区治理的“智囊团”。他们积极为胡同更新、停车位设置等建言献策;关爱弱势群体,传统节日带上亲手包的饺子、粽子走访慰问;推动社区为特殊群体老人安装防滑扶手、发放应急通讯手环。老党员们深入群众,倾听民声,将党组织的关怀切实送到居民心坎上,成为社区和谐的重要支撑。“我们虽然退休了,但党员的身份永远不会退休。”杜恩峰的话道出了这支队伍的精神内核。在龙泉胡同,老党员先锋队就像一条流动的“红色斑马线”,用银发守护朝阳,用坚守诠释着“退休不褪色”的初心。没有豪言壮语,只有日复一日的坚持;不求名利回报,只为心中的那份责任。他们用八年的实际行动,书写着这座城市最温暖动人的篇章。 记者何一凡 任钗宁文
更多热点速报、权威资讯、深度分析尽在北京日报App
作者:北京西城官方发布
恒汇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